讀「妙法蓮華經」感言
此經是釋迦牟尼佛入湼槃前說完「無量義經」後,所說教「菩薩法」之經。序品中先說明於日月燈明佛時的炒光菩薩是文殊師利菩薩本人,而求名菩薩是彌勒菩薩。又在最後二十八品:普賢菩薩勸發品說到:能有緣、有福報讀誦此經者乃成就四法方能獲得:一為諸佛所護念。二植眾德本。三入正定聚。四發心願救一切眾生。故若能於末法時期能讀誦此經實為不易之事,實為福德具足之事,能得普賢菩薩前來護佑供養、安慰其心,且得種種神異殊勝之事。而且為諸佛如來守護加持(手摩其頭及援手)、命終當生天宮受諸快樂福報。故若有人批評誹謗讀此經者,將受惡報:世世無眼或得白癩病。若有耻笑者得牙齒疏缺、身體臭穢等等惡病之報。
從二十八品得知,對讀誦(受持)妙法蓮華經之人,我們當起座遠迎、恭敬如佛,少說我們也要尊敬,不得無禮。假如你剛好對此人沒有好印象,我們也要想想:他修持法華蓮連魔界都不敢惱亂。故而隨喜讚嘆他有此福德,也是應該尊敬。妙法蓮華經有聖賢者翻譯中說它是佛教菩薩法之經,而從閱讀此經時,有人也許會認為是從譬喻品開始教,或從方便品開始教,其實筆者認為應是序品就已「說教」菩薩法:從彌勒菩薩的眼通觀察到世尊佛光異殊之相,到請益問惑於文殊菩薩摩訶薩,便已教示:菩薩應具備此功德力及菩提心,才能為利益眾生而發問於文殊菩薩。而後方便品中的舍利弗見世尊佛殷勤稱歎諸佛功德,而三次請佛說法(明),要不是舍利弗殷勤三請,換作一般人,被人當面拒絕一次,可能就作罷了,那能三次祈請?那還有法華經可以聽聞。小志小乘之人早就心氣高昂,心懷憍慣:不說就算了……。故有五千退席之事。
位在菩薩位乃為接引眾生,渡上彼岸至佛國淨土,若菩薩者不能殷勤耐心祈請,眾生的我們根本不知下面有殊勝法可聽,志小以少法為足,故必需有菩薩位作橋樑引渡,若不然,眾生也只能流浪三界,繼續六道輪迴罷了。
因方便品中佛說:諸佛隨宣說:種種因緣,種種譬喻言辭演說諸法,故有人以為從譬喻品功德法力著手乃「菩薩法」……其實也算是。方便品中:諸佛世尊以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!佛要讓眾生也能悟佛知見(修到佛的層次),才能得出離輪迴之苦海,但再來佛一來都要自己先通學世間法、出世間法;這事在金光明最勝王經五二、五七、五八頁有講。每每想到此事,總是感嘆感慨:眾生有多可憐無知……。哦!不!換個角度想:眾生的我們有多麼幸福!
佛又說:佛自住大乘,不會以小乘來濟渡眾生,佛並非吝嗇慳貪的人,故梵網經說到:若有人向你求問大乘佛法,你卻給他(她)小乘法,乃犯菩薩戒。所以佛有時知眾生不知上乘佛法,而不問自說,便知佛世尊有多麼哀愍我等眾生。佛知眾生未曾修善本,貪著五欲樂,嗔癡愛而生苦惱,故先為眾生說四諦苦集滅道、再說十二因緣,此乃方便開示。(有的在五八頁或六八頁)現在十方佛、其數如恒沙、出現於世間、安穩眾生故、亦說如是法。世尊本要入涅槃,卻有諸天眾、梵王、天帝釋等請佛轉法輪。